关于隐喻的七种翻译方法上

最后更新时间: 2022-01-25 20:13:45

关于隐喻的翻译,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总结了七种方法供参考,其按优先次序排列如下:


(1)直译保留原文意象;(2)明喻+释义;(3)同一隐喻加释义;(4)用标准的目标语意象替代原文意象;(5)用明喻翻译隐喻;(6)将隐喻转为释义;(7)删除隐喻不译。


当然,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隐喻进行灵活处理,选择最为合适的翻译方法,从而最大限度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并准确传递原文主旨信息。


1.直译

例1

又要顾事业,又要顾家庭,现代女性蜡烛两头烧。

Modern women try to 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taking care oftheir careers as well as families, at the same time.

例2

他们两夫妻一起走过了婚姻中的低潮时期。

The couple have been through the low ebbs in their marriage.


如果汉语隐喻中的喻体与英语隐喻中的喻体几乎能够对等,且喻义也非常接近,那么采取直译手法便可使表达一步到位且表述精确、易于理解。比如,例1中的“蜡烛两头烧”指的是现在职业女性家庭工作两头忙碌的状态,而在英语中,“to 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恰好指的就是“拼命工作、过分消耗精力或金钱等”;例2中,“low ebbs”常常用来比喻人或事情糟糕沮丧或是困难的状态。


2.归化

例3

人们都暗自嘲笑那些爱充冤大头的人。

People all snickered at those suckers.

例4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When the cat is not home, the mice dance on the table.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提出来的。简单来讲,翻译中的归化策略指的是将源语言本土化,按照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方式传达原文信息。这跟纽马克是到的第四种隐喻翻译方法不谋而合。


通过采取归化翻译策略,译文的可读性便可得以增强。比如,例3中的“冤大头”本意是指“花了冤枉的钱”,引申为“上当:不划算”,而英语中的“sucker”常用来指“容易受骗的人:没有经验的人”,虽然此处汉英两个隐喻的喻体有所不同,但其喻义还是相近的。例4是汉语俗语,常用来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充当主要角色”,显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这类例子是不能简单地直译或是意译的,要既能将其中的喻体对应,又能最大化保留原句中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因此此处采取归化策略,将其译为荷兰谚语,意为“猫不在家,老鼠肆意妄为(在桌上跳舞)”,既形象生动,又易于目标语读者理解。


3.异化+释义

例5

他被迫去坐冷板凳,大家都为此感到惋惜。

He was forced to sit on a cold bench, and everyone felt sorry for his being neglected.

例6

去年他们纷纷下海,今年又先后上岸。

Last year they all dived one by one into the sea of market to do business, while this year they came back to shore one after another to take up their previous stable jobs.

有时候,归化的使用可能会丧失源语言的文化特色,那么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使用异化的策略。所谓异化策略,指的是在翻译时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的表达方式,采取相应于原文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言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这相当于纽马克提出的第三种隐喻翻译方法,即用原有的隐喻加释义的方法来翻译。


例5中,“坐冷板凳”用来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闲差”,此处当然也可以采取归化策略,将其意译为“be neglected/ignored”,但缺少了“坐冷板凳”原有的语言文化特色;而采取异化策略并加释义来做进一步解释说明,则不仅能保留源语言文化特色,还能避免完全异化可能会造成的表达上的晦涩难懂。同样地,例7中的“下海”和“上岸”也分别通过异化加释义的方法,译为了“dive into the sea (of market to business)”和 “come back to shore (to take up their previous stablejobs)”。


  • 鉴于各方面资讯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公布信息为准。
  • 本站文章存在转载现象,所有转载均出于非商业性学习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所有。
  •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转载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沟通与处理。联系方式:liyan@peki.vip。
北京佩琪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东路18号1号楼四层A403
联系电话:010-53350438

扫码关注

佩琪翻译学堂公众号